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先后赴山西神池县和张家口市展览馆开展“场馆里的大思政课”活动,通过参观红色主题展览、调研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思政教育实践认知,并与两地分别签约共建教学科研(“大思政课”实践研修)基地,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8月20日至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文海、校团委书记李晓庆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一行5人赴山西省神池县围绕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展开实地调研和考察交流。期间,先后前往毛主席路居馆,聆听伟人故事、感悟红色精神;赴义井镇120师指挥部旧址,在烽火印记中弘扬抗战精神、淬炼理想信念;走访段笏咀党建研学基地,沿着时光之拱与红色之桥串联起的叙事轴线,回顾从革命烽火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此外,还深入荣庄子村田间地头与村民家中调研乡村发展现状,赴西海子湿地公园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深刻领悟“两山论”的实践伟力,前往长城寨探访明长城遗址,以此全方位了解神池县的红色文化资源、生态建设成果与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拓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点的“三种文化”融合育人格局,共建校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



8月22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喜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文海及部分思政课教师前往张家口市展览馆,参观“证言无声 壮歌永存”张家口抗战期间百件文献、票证、实物专题展。这是我市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要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承载着铭记抗战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意义。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张家口,结束了日、伪军长达8年的反动统治,这座城市成为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收复的第一座省会城市。此次专题展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时间起点,集中呈现日寇占领张家口后的侵略史实。展览馆充分发挥场馆资源优势,为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收集珍藏的百余件抗战历史遗存搭建专业展示平台,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展出的珍贵遗存涵盖文献、票证、实物三大类,且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每一件文物都以无可辩驳的历史细节,成为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统治、张家口人民遭受苦难的铁证,更彰显出这片红色热土上军民不屈抗争的磅礴力量。参观过程中,教师们仔细驻足观看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在触碰历史遗存、感受烽火岁月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为今后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组织的此次系列“场馆里的大思政课”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重要契机,让思政课教师在实地走访中沉浸式感受红色历史、汲取精神力量。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场馆里的大思政课”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思想淬炼,这些实地参观的感悟将成为今后思政课教学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在今后的思政课堂上,将把此次走访中听到的抗战故事、看到的历史遗存、感受到的精神力量融入教学内容,通过 “实景式”“故事化” 的教学方式,让学生 “走进”历史现场;同时依托校地共建的实践研修基地,带领学生亲身参与红色研学、实地调研,引导他们在思政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行动中,真正让“大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
转自:记录中国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