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马院动态

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院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日期:2025-09-03    

天安门广场盛装以待,长安街三军列阵。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职教师齐聚学院A521会议室,共同观看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全体教师起立高唱国歌,激动的心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一、阅兵规模空前,展示强军风采

此次阅兵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教师们全程聚精会神观看直播,当看到直升机空中护旗梯队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展示强国强军风采时,会议室里响起阵阵掌声。

二、 国产现役装备,彰显科技实力

此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编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不少是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还有一些是国之重器。“看到这么多先进武器装备,为我们国家有着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感到无比的自豪。”有教师感慨道。

三、抗战精神永存,传承历史使命

阅兵式中,徒步方队体现的“一老一新”特点引起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一老”就是抗战老部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抽组;“一新”则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战旗方队代表的是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从无数英雄和众多功勋荣誉旗帜中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寓意着伟大的抗战精神接续传承。

四、教师心声抒发,激发爱国热情

观看阅兵后,教师们难掩激动心情,纷纷发表感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刘建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全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文海:观看盛大阅兵庆典,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伟力交织于心。8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不朽篇章。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要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效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激发青年学子爱国情、强国志,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史明志,以学增慧,以行践诺,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宝新:看了大阅兵倍感振奋与自豪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到此次阅兵为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面对受阅将士矫健的步伐唤醒民族记忆的庄严时刻,铿锵足音与80年前庆祝抗战胜利的欢呼跨越时空交织,形成了一曲宏大的历史交响。这次大阅兵既是一次美育熏陶,更是难得的思政课。参与合唱的大学生们展现出的青春风采以及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正是思政教育追求的实效。阅兵展示的抗战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严格纪律性,都是思政课堂最生动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解读阅兵中的符号、历史和科技,帮助学生增强历史认知、提升国家认同、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这场阅兵将以其壮阔的场景和深刻的内涵,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它将激励我在思政课堂上继续讲中国故事、阐发中国道路、传播中国精神,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我们不忘历史,但不沉湎仇恨;我们珍视和平,但不畏惧挑战;我们展现力量,但永不放弃善意。

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作为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观看阅兵庆典后深感震撼。整齐方阵与先进装备彰显国力,这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精神的传承。我要将这份感动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他们接过历史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耿茹: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它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当好这本教科书的解读人,引导青年一代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朱思慧:今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阅兵场上,钢铁洪流展现出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 。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场国家盛典,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三军将士步伐铿锵、战车轰鸣、银鹰翱翔的壮观场面,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这场盛会是致敬历史的庄严仪式,更是面向未来的豪迈宣示。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青年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平信念,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书锦:今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这是全人类共同铭记的时刻,是和平与正义的伟大庆典。当整齐的方阵踏着铿锵步伐走过长安街,当新型战机在湛蓝天幕划出彩色轨迹,我不禁满怀激动,热泪盈眶。在那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以血肉之躯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八十载光阴流转,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任人欺凌到走向复兴的伟大跨越,成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激荡人心、照亮未来:“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我热爱我的祖国,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青年教师刘琳: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钢铁长城”未来也不惧任何外敌,坚定信念、凝心聚力从胜利走向复兴!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过程中,我的眼睛里几次充盈着泪水,当国旗缓缓升起的时候,当集体高唱国歌的时候,当看到强大人民军队的时候,心中激起无限感慨。每一名中华儿女将与祖国同向同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青年教师马春燕:观看完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3”大阅兵,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们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铸魂育人,以实际行动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青年教师胡佩佩:1938年11月17日,艾青在他的诗《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之爱,民族之情,威武之师让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对和平之向往,对战争之摒弃,通过和平之师向世界传递出温暖智慧的中国方案。胜利来之不易,和平珍贵之至,从胜利走向复兴,我们始终在路上,信念坚定,昂首向前。

青年教师刘思羽:观看九三阅兵,心潮澎湃。这不仅是一场国威军威的盛大展示,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直抵人心的“大思政课”。受阅官兵的威武雄姿和先进装备,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激动与自豪,更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我要努力将这份震撼与自豪转化为育人动力,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五、融入教学工作,培育时代新人

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阅兵带来的震撼和感动转化为教学动力,将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九三阅兵是一本‘行走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一堂致敬历史、面向未来的生动的国防教育‘大思政课’。”观看阅兵仪式,能够让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触摸的民族记忆。这种由视觉冲击催生的情感共鸣,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也远比课本上的文字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大家一致认为,要将这次阅兵中展示的强国强军成就、抗战历史知识和民族精神内涵融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